髡残(1612——1692)字介丘,号石溪,又字白秃、石道人、残道者等。湖南武陵人。俗姓刘,20岁削发为僧,游历名山,后往南京牛首寺,山水师法元人,画面多峦幽邃,擅长干笔皴擦。布局谨严,墨气冷静,风物茂密,境界奇僻。黄宾虹认为其特色是:“坠石枯藤,锥沙漏痕,能以书家之妙,通于画法。”潘天寿评估说:“石溪开金陵,八大开江西,石涛开扬州。”(《听天阁画谈随笔》)石溪对清代的南京甚至古代的中国山水画,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清 弘仁 晓江风便图(部分)
“四僧”的绘画艺术
作者:黄宗贤
弘仁在画坛的位置很高,作品传播日本最多。在其故乡徽州一带,成为“海阳四家”之首,又称“新安画派”首领。
弘仁(1610——1663),俗姓江,为僧名弘仁,自号浙江学人,安徽歙县人。生于明末,入清后,不满事实,到武夷山削发为僧后,云游各地,六合天下论坛,尤其在黄山观览多时。他的绘画受其师萧云从影响较深,重视以线条结构形象,笔墨瘦劲简练,但在画境上受倪云林的影响更大,疏淡意境与他身世悲凉的遭受每每共识。倪云林作的是小山疏树,而弘仁以黄山景观的大幅著称,他学云林是深得传神和写生之妙,而不为其画法所束缚。弘仁曾作黄山真景50幅,他与石涛、梅清被称为“黄山派”。有人评论他们说:“石涛得黄山之灵,梅瞿山得黄山之影,渐江得黄山之质”(贺天健语)。弘仁的传世作品有《黄海松石图》轴、《梅屋松泉图》《晓江风便图》卷等,前者所画岩石与松树姿势奇古而富变更,下面的三座山峰,实为黄山的“蓬莱三岛”的提炼与概括,体现了黄山的精力实质。
原题目:黄宗贤:“四僧”的绘画艺术
清朝履行残暴的民族政策,良多汉族常识分子保持民族气节,不受其应用,有的本是明朝的官僚,首位主动退役的国防部新闻发言人 如今去当老师了 杨宇,入清不仕,精研画学;有的因父抗清遂不应科举,专力于画,卖画养亲;而更多的士人悼念故国,甘心以平民终老,卖画为生,过着极艰难的生涯,而志不稍屈;还有一些人,或因明朝宗室,或因仇恨满族统治者,削发为僧,以绘画避世山林,抒愤解忧,他们大多工书法擅诗文,作品也像“元四家”一样,讲求抒发性灵,气韵超逸,极富有个性。这一类画家以清初“四大名僧”(弘仁、髡残、道济跟八大隐士)为代表。